在化工产业体系中,氯碱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其生产过程涉及电解食盐水等复杂工艺,氯气、氢气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安全风险贯穿生产全流程。从思想意识、操作规范、制度建设、管理效能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体系,是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
思想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基。在生产过程中,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认识误区,将安全工作视为负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化厂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定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以真实的事故案例为教材,让员工直观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惨痛后果;并定期开展例会,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浓厚氛围。同时,管理层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安全规定,将安全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让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操作规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直接防线。氯碱生产工艺复杂,电解槽的启动与关闭、氯气的充装与运输、氢气的储存与使用等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关乎安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员工为了图方便,简化操作流程;有的对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不熟悉,导致误操作。对此,电化厂将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不仅要让员工掌握操作技能,更要理解操作规范背后的安全原理。此外,电化厂在关键操作岗位设置监控设备,设立专人监督员工操作行为,及时纠正违规操作。
制度建设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电化厂明确从企业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标准和流程,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管理效能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高效的安全管理能够将思想意识、操作规范、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安全管理合力。电化厂将安全指标与员工的薪酬挂钩,对安全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罚,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意识、操作规范、制度建设、管理效能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整体,才能构建起坚实可靠的安全生产防护网,为电化厂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