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客服热线:086-354-6633017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榆化新闻
新闻动态
榆化新闻
公司总工程师田建平被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1月15日,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表彰了81个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105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10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工作者”。公司总工程师田建平被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称号,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本次表彰大会是为了展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精神风貌,弘扬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据悉,该评选表彰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石化联合会共同开展的省部级评选表彰。自2008年第 一 届至今,已评选出先进集体276个、劳动模范622名、先进工作者54名。

 

公司总工程师田建平
     

      田建平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1990年进入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为榆化公司总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化工生产工艺优化及技术改进颇有研究,非常擅长测算化工生产运行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他求真务实、锐意改革、技术攻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影响了国内大部分企业,公司也不例外,当时他本人在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测算了最为经济和合理的运生产运行方式,帮助公司度过了困难时期。
他还引进了新建的环保节能项目,为公司带来了环保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成效,以下为田建平带头引进建设的项目:

      1.建成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项目
      经过考察研究,2006年投资5394万元新建了350吨/h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项目,使公司30万吨/年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在同行业中率先达到水的全闭路循环和零排放。每年可节约新水297万吨,年可以减少排放COD345吨,SS160吨,该项目的实施既保证了污水的零排放,同时也节约了新鲜水。

      2.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节能技改项目
      经过考察,引进了新技术—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此技术在国内应用榆化属首 家,投资16800万元对15万吨隔膜烧碱进行技改,比普通离子膜电解槽节电100度,年可节能56481吨标准煤,在该项目技术改造过程中直接组织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和蒸发生产设备厂家多次研究探讨,对公司进口烧碱蒸发装置从设计到实际操作总结,对国内蒸发设备厂家提出了许多独到意见和见解,使公司蒸发装置国产化的同时各项技术达到了进口设备水平。

      3.引进国家鼓励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技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属于国家鼓励的节能技改模式,他本人与浙江科维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技改了循环冷却水泵项目。
      针对新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更新及现有设备本身的选型不当、工况调节方法不合理、能耗评估困难等原因造成的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对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工作,以适应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需求,保证生产的经济实效。公司各生产厂共配套20台6000kV220kW的循环水泵组构成循环冷却水系统,其中10开10备,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月耗电2146750度,产生电费1073375元。通过与浙江科维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技术探讨,确定有节能空间,量身制定了改造方案,提高泵的做功效率,使之成为高效节能型水泵。改造完成后此系统耗电明显下降。经过对数据监测,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月耗电由原2146750度下降为1452366度,产生的电费由原1073375元下降为726183元。通过对比可见,改造后每月可节电694384度,节约电费347192元。此项技改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电费4166304元。

      作为科学技术人才的他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新技术研究和引进上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15年为解决公司生产过程中液氯过剩问题,引进了西安凯立公司的研发技术—连续法氯乙酸氯化加氢工艺。利用研究理论与企业的实践互利优势,在短期内试验,达产达效完成了工业装置,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氯乙酸连续生产的国产化,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国内氯乙酸生产技术进步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同时在氯乙酸生产过程中,氯化工艺生产过程中有5%的氯将以副产HCl的形式释放出来,现有生产厂家全部以生产为盐酸进行销售的方式来处理,现盐酸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将严重影响生产和企业经济效益,田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副产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和数据收集整理,发现其主要是未完全反应的游离氯含量严重超标,通过多次组织试验,终于成功配烧,利用公司现有氯化氢合成装置,使其完全返回公司聚氯乙烯生产系统,其转换成了公司聚氯乙烯原料,每年可为公司创造效益1500万元。
      总之,他高度重视节能降耗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为企业的节能降耗、降污减排、考核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公司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返回主目录